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 >  >> 正文
莒县构建保种育种繁种“三位一体”现代种业发展新格局
来源: 金台资讯      时间:2023-08-10 13:49:37

近年来,莒县始终把种业安全放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强种质资源普查保护、良种繁育推广,以种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山东纪华家禽育种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山东省畜禽种业育繁推一体化领军企业,其培育的“东禽1号麻鸡”配套系获颁国家级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全县有39个农作物种质资源入选国家种质资源圃;选育出葡萄新品系7个,获得新品种登记证书2个;育成朝月油蟠桃、朝霞油桃等13个省级审定品种,8个国家级审定品种;莒县黄芩、丹参产量占全省50%以上,绿芦笋出口量占全省70%以上,烟叶生产综合指标全省县级第一,桑园面积和蚕茧总产量均居全省县级第一。莒县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

健全种质资源全域普查机制,保护“好种苗”

莒县四季分明、地域南北狭长,一山三田六丘陵,适宜多种作物生长。莒县抢抓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机遇,全力做好全域普查,全县共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2600余个,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保障种业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资料图】

一是全面摸清种质资源底子。成立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行动领导小组,以及由粮食、经济、果树、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栽培作物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印发《莒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动,围绕县情民情、地理环境和作物分类开展全面普查,掌握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和品种更替等信息,摸清特色种质资源重要特性和分布区域,全面普查传统农家种植品种、特有稀有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等种质资源。全面梳理1956年、1981年和2014年种质资源信息,收集有价值种质资源信息200余条,专项普查全县优异农作物品种110余个,征集优质种质资源59个。

二是分类做好种质资源保护。以各乡镇街道和地方农业研究所、农业企业为主,建立特色种质资源保存圃,全县1600个地方种质资源入圃保存。如,莒县桃树研究所现有桃树保存圃60亩,保存种质资源976个,其中野生种质206个、地方品种400余个;纪华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现有地方鸡活体基因库、麻鸡祖代种鸡场、麻鸡父母代种鸡场各一处,保存家禽活体种质资源22个,其中地方鸡种质资源4个、国外引进种质资源2个、自主培育配套系育种素材16个。

三是规范做好种源管理监督。注重种质资源保护培训,规范登记备案管理,不断提升种业服务监督水平。重点加大对南涧小米、峤山大姜、小店绿芦笋、龙山秋风蜜桃、陵阳实梗芹菜、乌鳢、琅琊鸡等种质资源保护力度,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油桃、葡萄、丹参、黄芩等本地珍稀种质资源,开展稀有种苗繁育栽培研究和产业化试验示范。设立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每年展示示范农作物新品种100个以上。

健全多元科技攻关机制,推进“产学研”

出台《聚焦扶优做强种业企业政策措施》等政策,积极争引种业相关项目,落实各类种业企业扶持奖补资金5000余万元,搭建多元融合平台,不断提高种业企业科技创新力、繁种育种力、科研攻关力。目前,全县共有涉种农业企业15家,种业研发平台10家。

一是校企联合攻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科企合作发展模式。如,志昌葡萄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和以色列、罗马尼亚等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莒县桃树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些科研院所研发的新品种,直接在莒县落地转化。

二是专业人才攻关。依托种业企业内引外联,加强育种人才队伍建设,探索人才培养引进、资金筹措、成果有偿使用、竞争性研发等机制,集中力量开展育种攻关。目前,全县共有注册农业科技特派员131名,省级以上优秀科技特派员3名。如,山东种业集团聚焦“种业+”产业模式创新,专门在莒县设立公司开展果蔬良种繁育、种苗推广等业务。

三是企业联合攻关。集聚志昌农业、莒县桃树研究所、北方奇异果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特色种业企业,整合各方面要素资源,突出特色种业优势,不断加大新品种的繁育推广。目前,全县已建成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6000余亩。

健全特色产业发展机制,建强“产业链”

一是加强“一区多园”基地建设。立足特色种业主导产业,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为牵引,实施种业提升工程,延长产业链,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建设省级农高区,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农业高新技术集聚地。根据产业基础、区域特色、功能定位,规划建设葡萄良种繁育示范园、畜禽育种育苗全产业链示范园、油桃良种繁育示范园、花卉果蔬良种繁育生产示范园、桑蚕良种繁育示范园、种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园。

二是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坚持种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大力培育发展精深加工产业,促进了果蔬、粮油、畜产品等产业集群化发展。莒县被评为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县、省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县、山东省首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94家,实现营业收入219.28亿元。

三是打响特色产业品牌。以“三品一标”为抓手,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大力开展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等创建工作,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产业品牌化。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59个,莒县丹参、莒县黄芩、莒县南涧小米、莒县绿芦笋4种农产品获评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果庄油桃、安庄黄桃、莒县花生、莒县桑蚕等16个品牌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林春立 刘姗姗)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供应